• 销售经理:金甫
    销售热线:18371878780
    销售经理:刘勋
    销售热线:18371877169
    商务QQ: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地 址:湖北省随州市南郊平原岗程力汽车工业园

  • 从全国危废跨省转运路径,探究各省危废处理现状
  • 跨省转运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危废想出来,外面的危废想进去。这一进一出,恰恰反映出了省内的产能匹配与供需平衡。环保压力下,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或鼓励转出,或严禁转入,政策的相互博弈折射出危废跨省转运的“攻守之势”。从亿循危废网的角度来看,从全国危废跨省转运路径我们不难透视出全国危废行业的“围城之困”。


    一、全国纵览

    中部地区洼地效应明显;跨省转运种类集中度高。


    从全年净转出量来看,中部地区呈现“洼地效应”,即危废大量转入中部地区——特别是江西、安徽等省份。从全国范围来看,中部地区产废量和产废强度也相对较低。


    从危废跨省转运的种类来看,集中度CR5高达80%。全国转运量中以含汞废物、其他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精(蒸)馏残渣和有色金属冶炼废物为主。



    危废净转出省份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以浙江、江苏、山东、贵州、云南为代表;而危废净转入省份则主要分别于华中及华东部分地区,以河南、河北、江西、安徽为代表。


    从转出占比来看,浙江、北京、贵州、江苏危废转出占当年危废产量比例均超40%。从转入占比来看,江西、安徽、天津、河南危废转入占当年危废产量比例均超70%。我们认为,大量转入和转出的原因可能有:1)当地产能不匹配;2)受价格因素驱使。




    从全年净转出量来看,中部地区呈现“洼地效应”,即危废大量转入中部地区。从工业总量与结构上看,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工业发达,山东、江苏分别位列2016年危废产量第一、二;西部地区有色、焦化行业等发达,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如甘肃、云南产废强度均大于200吨/亿元,而中部地区产废量和产废强度相对较低。


    二、地区详解

    就近转运为主,江浙危废转出辐射全国。


    整体来看,危废仍以就近转运为主。


    东北地区:整体转运量较小,接收江苏、山东危废较多,转出至河北、内蒙古较多。


    华北地区:区域内两条主要路线为,1)内蒙古-河北(精馏残渣);2)北京-天津。同时,接收浙江、江苏、山东转出的危废。


    华东地区:危废跨省转运最为活跃的地区,安徽、江西整体作为主要接收省,江苏、浙江、山东作为主要转出省,华东省份向区域外大量运出危废。


    华南地区:危废外运活跃,主要路线为,1)广东-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废物);2)广西-贵州(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华中地区:整体呈净转入态势。河南、湖北主要接收江苏、浙江转出的危废,湖南则主要接收云南、广东转出的危废。


    西北地区:除区域内就近转移外,陕西大量接收四川转出的危废,青海、新疆主要接收江苏、山东的危废。


    西南地区:主要转运路线为,广西、云南-贵州(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从危废跨省转运的种类来看,集中度CR5高达80%。转运量最大的前五种危废分别为:含汞废物(263万吨)、其他废物(184万吨)、表面处理废物(106万吨)、精(蒸)馏残渣(64万吨)和有色金属冶炼废物(45万吨)。



    从单次转运来看,大多数跨省转运单次重量小于1000吨。以江苏省2017年危废转出为例,统计案例共2726次,其中单次转运大于1000吨的为351次,占比仅12.8%。而从年度总转运量来看,大多数省级转运年转运量小于1万吨。


    三、攻守之势

    主要转出大省鼓励外运,转入地跨省接收政策正趋严。


    虽然从国家层面看,危废跨省转移管制并无加严迹象,但地方政府通常结合自身利益考量,对危废跨省转移的态度相差甚远。江苏、福建等产废大省份对推动危废外运更为积极,以缓解本省处置压力,而自2017年以来,已有新疆、安徽、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海南、贵州、福建、宁夏等接收地发布政策,禁止将省外危险废物转移至本省贮存、焚烧或填埋,并严格控制省外危废转移至本省进行资源化利用。考虑到环保压力下,危废净转入省份面临较大风险,政策上的收紧符合地方政府利益。


    四、投资建议

    继续看好东部沿海危废处置旺盛需求。


    全国危废转运情况反映出东部沿海地区危废处置设施供不应求状态。大量危废向临省江西、安徽转运,同时向华中、西北、东北地区远距离转运。2018年在环保压力下,危废净转入省份纷纷收紧转运门槛,且对跨省焚烧、填埋尤为严格。外部环境的收紧必将进一步加剧区域内危废供需不平衡,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