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经理:金甫
    销售热线:18371878780
    销售经理:刘勋
    销售热线:18371877169
    商务QQ: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地 址:湖北省随州市南郊平原岗程力汽车工业园

  • 普货危险品栏板、仓栅半挂将改革:1月1日强制执行
  • 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下发《关于落实GB 7258-2017等标准整改工作的通知》。

    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车都应符合以下四项标准的相关要求: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C阶段);GB 20997-2015《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GB 26149-2017《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么多GB规定,相信大部分卡友都会一头雾水。其实,这里面对卡友们有影响的主要是“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C阶段)”和“GB 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

    下面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两大GB规定:

    ▎栏板、仓栅挂车强制配盘刹 购车成本上涨30%-40%

    首先来聊一聊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C阶段),根据《GB7258-2017》的规定:

    1、2019年1月1日起,危险品货物运输半挂车新车配备盘式制动器(盘式刹车)

    2、自2020年1月1日起,新生产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配备盘式制动器(盘式刹车)。

    3、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的后轴,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以及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应装备空气悬架。

    这意味着,从2020年1月1日开始,三轴的栏板式和仓栅式挂车强制配备盘式刹车和气囊悬架。


    此外,虽然《GB7258-2017》并没有对牵引车做出整改规定,但如果牵引车头使用鼓刹,就会造成车头和挂车刹车反应存在时间差,制动系统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出于安全考虑,牵引车头也不得不选择盘式刹车的相应配置。而单就价格方面,挂车全车盘刹+气囊悬架的成本要上涨30%-40%。

    需要注意,盘刹是不能淋水的,因此采用全局盘刹就必须在牵引车头上加装液力缓速器,成本再增数万元。

    ▎防护装置离地≤550mm 5大规定强制达标


    然后再来看看GB 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

    1、在车俩空载状态下,侧面防护装置的下缘任何一点的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50mm;


    2、侧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尽可能前后连续,相邻不见允许搭接,单搭接的外露边缘应向下或向后,相邻部件应沿纵向留出不大于25mm的间隙;

    3、侧面防护装置采用横杆结构时,横杆间距不大于300mm且截面宽度应不小于50mm;

    4、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的两端不应弯向车辆后方且不应有尖锐的外侧边缘,横向件的外侧端应倒圆,其圆角半径不小于2.5 mm。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不小于100mm


    5、在车俩空载状态下,车辆在其全部宽度范围内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下边缘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

    根据GB 11567-2017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对2019年12月31日以前出厂的依据315批及以前批次有效《公告》生产的货车和挂车,侧后防护要求仍按照执行GB 11567.1-2001和GB 11567.2-2001标准的要求。

    对于这期间购置货车和挂车的车主来说,有一部分车辆已经提前按照GB 11567-2017标准规范制造;其他按照老规定制造的车辆,在2020年1月1日新政策实施后,需要自行整改达标。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政策并非只针对新车,之前购置此类车型的车主,都需要自查自检,以免新政实施后无法通过年检、无法上路。

    ▎整改又要自掏腰包 市场上大量货车不合格


    根据工信部对市场上货车的最近一次抽检,发现以解放、东风、福田等知名品牌为首的大批量货车仍不合格。

    市场上不合格货车品牌占比:

    (图表数据来自工信部公开的《未整改车型名单(截止323批公告数据统计)》”)


    三轴栏板和仓栅半挂车均属于“万金油”车型,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货物的运输,作业场景十分灵活,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车型,增速尤为恐怖,特别是仓栅式半挂车几乎成为大部分物流企业和货运散户的首选车型。

    而此次工信部发布的政策新规,对这两者做出了诸多整改和规范,势必会对三轴栏板和仓栅半挂车的车主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于车企而言,这些整改措施无关痛痒,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是升级盘式刹车、气囊悬挂,还是规范侧后防护,最终的成本都是由消费者买单。

    而对于已售车辆的整改工作,目前尚未有厂商公开表示承担整改责任,最后等待车主的或许又是自掏腰包。